空氣加濕行業專業術語;北京巨恒發表時間:2013-08-15 00:00 1. 絕對濕度 每立方米濕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的質量。 2. 相對濕度 在一定溫度下,未飽和濕空氣的絕對濕度與飽和濕空氣的絕對濕度的比值。它反映了濕空氣中水蒸汽含量接近飽和的程度,所以相對濕度是相對于同溫度、同壓力下的飽和空氣而言的。 3. 含濕量 濕空氣是由干空氣和水蒸汽組成,在濕空氣中與1kg干空氣同時并存的水蒸汽量,稱為含濕量。 4. 等溫加濕 利用熱能將液態水轉化成蒸汽與空氣混合進行加濕,其在焓、濕圖上的變化為近似等溫過程。 5. 等焓加濕 利用水吸收空氣的顯熱進行蒸發加濕,其在焓、濕圖上的變化為近似等焓過程。 6. 加濕量 工作時流經該裝置的空氣在單位時間內所增加的水蒸汽的質量。 7. 加濕效率 向空氣中噴霧或霧化水分的量中,實際上有多少被空氣吸收成水水蒸汽。對于高壓噴霧加濕器:有效加濕量=噴霧量×加濕效率。 8. 飽和效率 在等焓加濕過程中,加濕器入口空氣經加濕后達到飽和的概率。該值直接反映了該加濕器的加濕能力,值越大,說明加濕能力越強,反之,則加濕能力越弱。對于氣化式加濕器,因為水分的氣化蒸發完全在加濕器內進行,所以加濕模塊的能力是決定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。水霧式加濕器是使水粒子向氣流中噴霧蒸發,所以噴霧粒子的粒徑、噴霧位置、蒸發吸收距離等決定飽和效率,這是選擇加濕器的重要因素。 9. 給水有效利用率 在加濕器的給水量中,實際上有多少水能付加到流通空氣中,這是衡量節水效果的指標。 10. 吸收距離 噴霧或霧化在氣流中的水分被流通空氣所吸收的距離。水霧加濕的吸收距離與水滴霧化顆粒大小、均勻分布情況、空氣溫度、空氣流速、空氣相對濕度等因素有關。 11. 噴霧量 加濕器在正常工作狀態下,單位時間內所有噴頭噴出的水霧總質量。 12. 單位加濕量的耗電量 將單位質量的水進行加熱或霧化成為水蒸汽,所消耗的電量。
|